Konbei Stock
600572
胡季强董事长接受《风云浙商面对面》栏目专访
2020-10-14

 

胡季强董事长接受《风云浙商面对面》栏目专访

2014年8月30日,胡季强董事长接受浙江经视《风云浙商面对面》栏目专访,主要回顾了华体会国际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同时也分享了自身30年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的珍贵经验。

在专访中,胡季强首先就华体会国际上半年的经营业绩作了分析,认为之所以能逆势增长一是厚积薄发的积累结果,二是得益于并购外延扩张因素。同时,他还表示华体会国际集团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植物大健康产业王国,到2021年希望华体会国际能够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在向国家创造百亿税收、为社会提供十余万人的就业岗位的同时,能够带动上游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一百万户农民的致富,以这样一个企业梦想助力“中国梦”。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趋势,胡季强认为华体会国际未来的跳跃式发展、高速增长一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发展,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是华体会国际通向千亿级目标的重要路径。他说,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产业边界已经被打破,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是一个服务商,华体会国际要积极迎接第三次零售革命浪潮,将华体会国际打造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企业。

在谈到稻盛和夫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带给自己的触动时,胡季强用“顿悟”两个字表达了感受。他说,要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一家卓越的企业,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个产业非常专一、热爱。经营者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或者是为了这个企业,而是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个民族,这样当你走到临终点的时候,灵魂能够告诉自己你为社会做的贡献,也对得起你当时许下诺言。

 

以下为节目文字实录:

出生医药世家,他延续着一个家族与医药事业的不解之缘。

从街道小厂到大型医药集团,他缔造了中国现代植物药第一品牌。

布局植物大健康产业,他实践着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风云浙商面对面,听华体会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讲述在植物药领域的30年执着追求。 8月30日晚10点 敬请关注。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风云浙商面对面,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一位资深的浙商。他在自己的企业当中做了32年,21岁进厂,23岁当厂长,明年呢,就是他当厂长的第30个年头然后把自己品牌一步一步做到了响当当的华体会国际一起来欢迎演播室的嘉宾——华体会国际集团的董事长胡季强先生。胡总,您好!

胡季强:您好!

主持人:事实上约您做这个采访,已经挺长时间了,因为在今年上半年,华体会国际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并购的行为,但是您一定要等到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出来,才到演播室来接受我们这个采访。那我们不妨先从半年报开始说起。来,这个呢是我们在看到的一个新闻截图,说华体会国际上半年净利2.88亿,同比增长近四成。我很好奇的是,这个是水涨船高还是说这边风景独好? 

胡季强:医药行业呢,今年跟整个的中国经济一样,速度有所回落,大概在13%左右。那我们今年呢,经营规模能够保持22%左右的这样一个速度,一方面是我们厚积薄发的一种积累结果,当然也有当年我们并购外延扩张这样的一个增长的因素。

主持人:我们是看到上半年的时候,华体会国际是斥资9.9亿元去收购了贵州的一个药业公司,那么次并购重组能给华体会国际带来什么

胡季强:应该讲是这样,如果说过去的并购,华体会国际在并购对象上可能大部分是强弱式并购,今年华体会国际收购贵州拜特制药,使华体会国际的并购进入了一个强强式并购的时代。这家企业本身有两大优势:第一个是有一个在全国心血管领域排位前十的一个药品,他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0多个亿,同时它有一支在医药行业里面独特的营销体系,它有招商代理的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体系。而这一些恰恰是我们华体会国际所缺乏、所需要的。所以通过这样一个并购,它不但给华体会国际带来更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通过整合,带动华体会国际的一些资源和它进行互补,使得我们的内生发展可以更快一些。

主持人:那我就很好奇,人家是有拳头产品的,并且还有比较强的营销队伍和渠道,它为什么要让你并购呢?

胡季强:我觉得这是机缘巧合,可能有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产业作为终身的事业,但也有一些人觉得,到一定阶段,跟人家合并,成为人家的某一部分,可能更适合它在未来的定位。并没有把做药作为的一个长期的一种事业目标。

 

华体会国际今年来的骄人业绩是让胡季强自豪的,而更令胡季强欣慰的是主营业务现代植物药的发展态势,它超越了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上半年幅近26%。得益于华体会国际三十年如一日现代植物药的自主研发和品牌运营同时也得益于它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

主持人:我在想做药这件事情,是不是你把它当成了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胡季强:对!因为我本身应该讲我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当然更多的是从我外公这一角度。我外公是留学日本学医的,我母亲父亲都是学医学药的,所以受这样的影响,我当年考大学就考了药学专业。

主持人:在这个所有亲人当中,还少介绍一个人,就是您的舅舅。

胡季强:我的舅舅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植物学家

主持人:蔡希陶先生。

胡季强:如果你到东阳到金华去,要提起东阳名人当中一定会有一个蔡希陶。那么到了云南呢,谁都知道蔡希陶,你一问起蔡希陶。的一辈子是跟云南的植物事业或者说热带植物事业连在一起的。那么有幸在1980年暑假,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在他家里住三个礼拜。原来当时下定决心准备到云南去追随他从事植物事业或者说是植物药的事业当然是做研究的事业。但是很可惜的是他81年突发疾病去世,所以我这个愿望就没有往这个方向去走。82年到了现在这个企业前身的云山制药厂,其实我内心一直没忘记我曾经这样一种愿望,所以呢,到后来在公司发展当中,我们逐步逐步地把公司定位成现代植物药的企业,包括现在我们做的大健康产业,我们也定位成叫植物大健康产业。那么点跟我的舅舅蔡希陶是应该讲当时对我的影响是不可分的。

 

胡季强出生医药世家,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的一员,1982年他从当年的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了位于兰溪的一家街道企业——兰溪市云山制药厂工作,两年之后的1984年,他就被升任为副厂长。

主持人:很好奇,当时你当时一个企业里面,大学生都很少,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你怎么就会被分派到这样的一个街道的药厂呢?

胡季强:那个时候是实行计划分配的,我曾经毕业实习过的金华药厂,因为我们在那里工作非常认真,所以我跟另外一个同学他们厂里面的领导、厂长、书记亲自到学校里希望我们分配到他们那个厂里去,但是没有指标,所以说最后毕业分配到兰溪去了。

主持人:你心里有怨言吗?

胡季强:去的时候,当然到那个厂里面去一看,确实当时的条件是非常非常差,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的仪器设备,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环境搞研究怎么做呢?但是后来当我去主导前列康开发的时候,我也弄明白了,不见得我们要有仪器,科研单位有仪器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做。所以当时前列康研究实际上是和现在的浙江医学科学院一起合作的。

主持人:这是你进入云山制药厂第几年开始去主导研发这个前列康?

胡季强:是在四个月以后吧。

主持人:四个月以后。那个时候你的职务是什么?

胡季强:技术员。

主持人:就是一个技术员?们采访了云山制药厂的老厂长柳艳芬:他是厂长副厂长里面最年轻的,韧性特别好,有毅力,事情不做成功呢不太肯放弃,当时我们的合作很愉快。

主持人:刚才老厂长评价说你很认真,韧性很足,然后非常大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概让你在两年之内就能够当上厂长。

胡季强:这个有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因素吧。自身努力当然是肯定的,我做事情从来都是非常认真的那我跟你讲一个故事,为什么金华华体会国际(金华制药厂)并成了华体会国际的一个子公司这里面有很大的缘分就是我在82年曾经在那里毕业实习三个月,而且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是他们要到学校里去要我到那里工作吗?这个企业当时是金华最好的企业,最大的药厂,云山制药厂是个很小的企业,但是到了1996年,我当厂长的11年后,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发展的很好,而这个企业,原来国有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在这种情况之下,金华市委市政府决定公开的出让当时有四家企业去竞争,为什么最后投票华体会国际,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厂里面有三个评委,这厂里三个评委,一个党委书记,一个工会主席,一个副厂长,这三个人都是当时毕业实习时跟他们做过很好的交往,他们看着我的工作精神,同时又看了我领导的云山制药厂变成华体会国际,高速发展,他们觉得把企业交给华体会国际,交给来管,一定能够把它做好,所以他们给我投了很高的票。金华华体会国际也确实如他们所希望的一样,收购后改造企业文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现在这个企业重新成为金华单一的医药行业当中最大的企业。

主持人:我相信细节是决定别人看你的态度的,你的勤劳他是表现在什么方面?

胡季强:很简单,我们1982年,78届大学生,当时大学生并不多,我们的实习场所是他们的质检科、检验科,除了一个科长是一个工程师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一帮高中毕业的检验人员,但我们两个大学生每天到的比他们早一个小时,干什么呢?扫地、擦桌子,他们下班之后,我们还在实验室里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做实验做研究。

主持人:你一个大学生去实习,让你每天早半小时去擦桌子给人打水,你心里没有觉得委屈吗?

胡季强:这是自己愿意去做的。

 

1985年胡季强被任命为厂长,也就是这一年,在他的带领下,经过科技攻关,中国第一个用油菜花粉提取做成的药品“前列康”问世,也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植物药品。一上市就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从此也打开了企业的广阔前景。1990年企业更名为浙江华体会国际制药公司。

主持人:事实上,在1990年华体会国际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华体会国际”。那个时候药厂都还没有这样的意识吧?

胡季强:对!我下决心要改这个名字,是在1989年11月份,在广州参加全国药交会,当时全国最有名的药厂叫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但是那天中午白云山请客户吃饭,我们也在同样一个酒店餐厅里面请客户吃饭,结果到中午十二点等来等去没几个人来,我们一了解都跑到白云山去了,他们以为云山药厂和白云山是一个企业,就跑到那个厂去了。这个事情给我刺激非常大,所以考虑要改名,推出了华体会国际这个名字。是从90年已经拥有的“前列康”和“贝贝”两个产品商标提炼出两个字组合的一个新的品牌。

 

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商号,同时在前列康等植物药领域尝到了甜头,胡季强开始专注于打造“现代植物药第一企业”,随后他带领研发团队研发成功了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植物药“天保宁”银杏叶胶囊,还陆续推出了“金奥康”“阿乐欣”“元邦”等产品,而与此同时,胡季强一直没有放弃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主持人:华体会国际是2004年上市的对吧?

胡季强:华体会国际是1992年在小平南巡讲话正式发表的第三天,我们向省里面打报告,要求进行股份制试点,正因为我们比其他企业报得早,所以在浙江省149家企业要求进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中,华体会国际有幸成为第一批9家试点企业,但是这个路一直有了12年,可能国内任何其他企业都没有走过的跟资本市场对接的辛酸的路程。92年年底,公司成立不久,就由省人民银行推荐上市,但是人民银行报的企业很多,就把这个事情交给成立的证监会,所以也没有上市成功。然后93年的3月份,我们已经通过了当时国内另外一个法人股的交易系统,3月12日准备挂牌了,3月11日晚上接到紧急通知,停掉。第三次就是1994年收购凤凰化工,所以国内可能是最早提出借壳上市这样一个概念,很不凑巧的是这个行动最后没有得到当时中国证监会支持,因为没有先例。那么到99年又有机会,当时叫高新技术企业双高认证,结果到了2000年我们通过了这个认证的时点上,证监会最后这个不算。然后重来,所以2000年开始,走辅导制、通道制,因为有内部职工股,这个问题有争论,所以搁置了一段时间,最后在2004年3月初,证监会正式同意企业上市。所以我们在三月底发行股票,四月份挂牌。

主持人:你在发行股票的第一天,就是被同意上市的这一天,是不是百感交集?

胡季强:庆典上我说了一句话,我说在92年成立股份公司的时候,我对所有的股东,包括每部职工股的股东做了承诺,一诺千金,为了这个承诺我整整奋斗了12年,我履行了这个承诺,所以我说华体会国际是讲诚信的。

主持人:你这个中间没有任何一次想过说要放弃就算了,实在是太磨人了。没有吗?

胡季强:没有,从来没有。我是一直认为,不跟资本市场对接,我觉得真正要做大公司是有难度的。通过资本市场、通过兼并重组推动这个行业发展,是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那你华体会国际这样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成为国内知名乃至国际上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大公司,不跟资本市场对接是不可能的。

 

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确实给华体会国际带来了外延式扩张的机会,2009年华体会国际控股江西天施康,之后又控股了拥有独家产品优势的云南雄业制药公司,2012年企业收购了内蒙古伊泰药业88%股权,今年上半年,华体会国际更是斥资9.9亿元与贵州拜特制药强强联合。

主持人:而且我们其实也知道现在华体会国际正在打造的实际上是一个大健康产业的概念。

胡季强:华体会国际的大健康定位是植物大健康,有一个基本的想法是去年出来的一个叫畅谈中国梦,我们的梦想是到2021年希望我们的产业能够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向国家交出100亿的税收,一年,能够安排十多万人的就业,同时还能够带动上游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一百万户农民通过我们的产业链来致富,我觉得这个意义更大。所以我们就把这个作为一个基本的战略也是作为企业发展的整个企业梦想里面为中国梦填一份力量。如果说中国不要多,只要有100家到200家像华体会国际这样的企业,就能够,如果100个就能带动一万户。

主持人:实际上就是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使然。

胡季强:当然更重要的我是一个战略,就是我们要做出就是有个广告说的,药材好,药才好。你要想做出优质的药品,你必须要到那种没有被过去那种乱撒农药、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去寻找种植基地。按照我们的规范要求把它种出来,只有把上游药材种好了,质量保证了,你才能做出好的东西来。

主持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到2020年左右,国内的健康服务业将达到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面对新的机遇,华体会国际把目光锁定在了植物大健康领域,目前以医药为主,天然食品饮料,健康养生产品、中药材种植加工,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为辅的产业格局已然成型。而借助互联网是胡季强通向千亿级目标的重要路径。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个数据,华体会国际在淘宝上的一个官方旗舰店,据说在双十一那整个药材方面的销量,华体会国际保健品是占到了排名第一名的,1355万

胡季强:17万笔。

主持人:17万笔?当天一天?当天的是吧?就是双十一这一天?

胡季强:对!11年的时候,我可以讲我们的认识是把互联网像淘宝天猫这样的地方,作为一种渠道来认识说网上是一种渠道,线下是一种渠道

主持人:现在呢?

胡季强:但是现在我觉得应该理解为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商务电子化,就是你所有的商务都应该基于互联网来运行,你的一切运营都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你的企业设计也要按照互联网的要求来做。尽管有这样的认识,但华体会国际的改造工作刚刚开始,就是整个企业的运营是基于互联网的,也许未来你可以看到华体会国际是怎样利用互联网来做出自己这个行业,怎么样跟消费者沟通,来超越原来传统的一些手段,达到让华体会国际的品牌、产品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样的一个运作体系。如果那一天让华体会国际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早点走到走出这一步,成功的到了这一天的时候,那华体会国际可能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药领域的世界级公司。

主持人:所以可以做这么一个假设吗?如果说当时华体会国际的上市给了华体会国际更多并购重组其他制药企业的机会,那么这波互联网思维是不是可以帮助华体会国际快速的实现华体会国际这个千亿级的梦想和计划?

胡季强:一定是这样的。华体会国际未来的跳跃式发展、高速增长一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发展。没有互联网,这种跳跃式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企业可能都应该是一个服务商,首先你每一个企业都是个零售商,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任何这种原来的界限,所以我在内部讲话中讲我们要“迎接第三次零售革命的浪潮”。华体会国际是一个制药业企业,但是制造即零售,制造即服务,你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服务型企业,而不再是停留在制药业的这样一个定位上。

 

面对大健康产业蕴藏的无限机会,面对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种种想象空间,已经工作了三十二年的胡季强,对现代植物药事业的激情未减,正因为如此,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是在胡季强眼里,华体会国际的收获季节才刚刚开始。他个人的黄金岁月也才刚刚开始。

主持人:您在7月份的时候见过稻盛和夫。

胡季强:我说怎么样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一家卓越的企业,他首先讲你要把自己的企业办成一家卓越的企业,首先你一定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个产业是非常专一的,那非常专一的前提就是非常热爱,如果没有一种对这个事业的强烈热爱,或者把这个事业做大的强烈愿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是要有强烈的愿望,然后你要专心一致地去做这个事情,不要心无旁骛,不要受外界干扰。他跟我讲的这些,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在这样做了,稻盛和夫杭州报告会上的报告叫《干法》——经营者应该怎样工作。我听完以后,用顿悟两个字。为什么顿悟呢?其实到了我们这样一个年龄,这样一个事业稍成的阶段,我们也在迷茫,我们为什么而做?那么他就告诉我们,经营者你不是为你自己,也不仅仅是为你自己这个企业,从稻盛角度来讲,你是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个民族,其实钱跟你没有关系,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当你每个人都要走向最后一个终点,这是不可避免的。当你走到这个临终点的时候,你的灵魂能不能够告诉自己你为社会做的贡献,或者说你对得起你自己当时所许下的这样一种诺言没有。

主持人:实际上就是你的顿悟的感受,就是做这个行业我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从优秀到卓越我们非常期待也祝福华体会国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