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bei Stock
600572
胡季强做客浙江之声《两会1+1》畅谈环保话题
2020-10-14

 

 


  3月15日中午12点,胡季强做客浙江之声全国两会访谈节目《两会1+1》演播厅,并就环保话题展开交流。

  今年的两会上,环保问题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民生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和黑龙江代表团审议上的时候更是着重强调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要像保护眼睛和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对此,胡季强深为赞同,他说,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如同去年两会上提出的,要像对待扶贫工作一样认真对待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公民、企业、政府在当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都应当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作为企业界的代表,胡季强坦言对当下民众热议并即将出台的《环境保护税法》双手赞成。“税法的出台不仅不会影响浙江省医药企业的发展,对于坚持生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来说这更是一个机会,企业一定要抓住时机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访谈中,胡季强首先分享了华体会国际在环保方面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成功案例。胡季强分享,1996年华体会国际接手了金华制药厂(现今的金华华体会国际),利用10年的时间进行技术革新,将当时的主导产品丁胺卡那霉素的产量提高了10倍,但对应的污染物产量也相应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氨氮废水排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水体污染,对企业来讲压力不小。但华体会国际还是找到了解决之道:“我们有一家企业叫丰登化工,是一家化肥制造企业,它的工艺生产中需要用到水酶浆,而水酶浆中的水可以用氨氮废水代替,因此我们决定在两家企业间进行资源循环,将金华华体会国际排放的氨氮废水运送到丰登化工作为生产原料,进行二次利用,这个办法不仅解决了污染物排放的难题,还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效益。”

  为了促成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华体会国际投入了不少时间成本和研发费用,但相比长期有效的收益,胡季强表示这样的前期投入非常值得。这样的个案对于同类型的企业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胡季强说,在发达国家,很多医药、化工类企业同样会排放污染物,但他们通过工艺改进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更是会通过循环的方式将污染物作为其他生产的原料进行内部消化,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在我国,这样的方式正在逐步推行开来,国家对于这样的模式是十分鼓励的,华体会国际也正在积极践行当中,争取为浙江省大力推进的五水共治,为国家的生态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体会国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创新,不仅促使了自身的发展,帮助了众多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更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中国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胡季强表示,这个奖项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华体会国际为中国的生态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贡献。他更是坦言要将这个技术形式继续嫁接到其他相似工艺路线的企业中,为国家生态保护事业带去更多贡献。

  当下,有些地方在污染治理工作方面保护主义严重,对此现象,胡季强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强力实施对环境污染企业采用全程监控的方法,从项目环评开始,施工、建设、投入运营、产生污染物及污染物转运、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监控。另一方面,国家对环保失职企业应严厉执法,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为了保障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对于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的五水共治,胡季强表示十分支持并自豪感叹,浙江在推行当中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对于另一个关键话题:土壤污染,胡季强也是十分关注,并表示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的背景下,曾在两会上提出过《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希望政府出面有效地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胡季强更是坦言,为了保障药材的安全有效,华体会国际从2005年开始,在浙江、江西、云南等省份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为华体会国际的产业链注入安全的保证。

  胡季强在访谈最后表示:“华体会国际不是环保起步,但一直为环保事业努力贡献。我们在浙江中西部、云南、江西、青海的种植基地,均是丘陵、坡地、低产地,那些地方培育的种苗,质量很好,给我们和社会带来了良好的回报;种植植物药材,更是保护了生态环境,这是农业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同时,种植基地的建立,还为产业扶贫贡献了一份力量,形成了很好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