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以“回到原点,从心出发”为主题的致良知学习会在浙江兰溪举行。华体会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在会上作了题为《回归原点 从心出发》的专题分享,博得现场阵阵掌声。(讲话全文如下)
尊敬的兰溪市各级领导、各位企业家和校长朋友、华体会国际的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今天学习会的承办方之一,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一万二千余名华体会国际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各位家乡父老、各位新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刚才,我们聆听了金教授关于长征精神的精彩演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苦难即辉煌,凤凰可涅槃。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心胜”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促使一支军队强大、一个民族复兴的核心动力。
刚才,我们也在北京致良知四合院老师及同修的带领下初步领略了阳明心学的博大与精妙,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回归良知本源,则心生万法、应变无穷!
同时,我们还在各位的见证下,郑重举行了“华体会国际金兰大品种工程推进活动”,这十大品种承载着我和所有华体会国际人立足家乡、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的坚定决心。我相信,这份信心必将助力华体会国际重塑辉煌、回归卓越,也必将助力家乡人民“担当追赶、沸腾兰溪”!
吾心归处是故乡。昨天下午,我重新走了一次云山路和桃花坞,可以说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兰溪是一片福地,510年以前,阳明先生赴贵州龙场的途中,在大云山北侧的圣寿寺客居半月,并且留下这样一首诗:
题圣寿寺壁
兰溪山水地,卜筑趁云岑。
况复径行日,方多避地心。
潭沉秋色静,山晚市烟深。
更有枫山老,时堪杖履寻。
再过22天,也就是8月11日,我和兰溪、和云山制药厂就结缘整整三十五年了,从85年2月我当厂长算起,也有三十二年半了。当年不到24岁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奔六一族”了。当年大云山脚、桃花坞里的小药厂,几经变迁,先是搬到今天会场脚下的这片福地,再从这里走到兰溪大江南北,建起了中国最大的现代植物药产业园,后来又跨出兰溪、总部迁到杭州,再从浙江走到云南、上海、贵州、江西、内蒙发展,我们迈向全国、走出国门,成了中国中药十强,成了浙江最大中药企业,成了中国民企500强,销售、资产超百亿,利税总额突破20亿。粗粗一看,华体会国际一直在发展,在进步。
华体会国际杭州产业园区新大楼实景
但是这些年来,我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越来越内疚。为什么不安?为什么内疚?一是这些年华体会国际在兰溪产业的产出占集团总产出的比重不升反降,二是华体会国际对兰溪市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不增反减,三是华体会国际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始终徘徊不前。
这些年来,我也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试着把企业做大做强,也想对家乡贡献得更多一点,希望兰溪、金华能发展得更快一些。为此,2012年8月,我们和金华市政府一起启动了“华体会国际金兰大健康产业带双百亿工程”,但过去5年的进展和成效远不如预期,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年前,集团开始导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推行阿米巴经营,但是效果也不如我预想的那么理想。
直到前年十月,在我参加了北京阳明教育研究院组织的致良知学习后,才开始渐渐地开窍了,也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真正突破口。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分享一下我致良知的心路历程。
【遇见致良知】
2015年10月19日,我加入了阳明研究院的致良知学习小组,开始学习阳明心学。我了解了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知道阳明先生是一个三不朽大圣人,是个旷世奇才,令我敬仰,但好像又离我很远,我很困惑:我只是个凡夫俗子,能学得了吗?
12月11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北京的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那天晚上,阳明研院举行了致良知学习小组一期同修的毕业典礼晚会。4个多小时的活动,我是个旁观者。看着这些老大不小、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们,一个个像小学生一样,对阳明先生、对四合院的创始人白立新老师毕恭毕敬。他们分享三年的学习感悟时,更是个个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热泪盈眶,甚至是泪流满面。三年下来,这些老同修的人生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们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们一个个立志成圣成贤,要为祖国健康工作六十年,为民族复兴建大功立大业。上海新通联董事长曹文洁师姐说:“一个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也就是说,学阳明心学、致良知能让自己重新活一回。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阳明心学和致良知的力量。 当天晚上,我就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说,今晚的会场外,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这里却是温暖融融的春天;如果说,当下社会到处是物欲横流的精神沙漠,这里则是让良知觉醒的思想绿洲;如果说,今天社会上常常会雾霾笼罩、污水泛滥,这里就是净化心灵、纯洁社会的工厂。阳明研究院,是我人生的加油站、生命的修行所、灵魂的洗礼场。”
第二天,我第一次用研究院的《问道 》小工具提了一个问题:“500年来,如此伟大的阳明心学,为什么没能阻挡住近代中国的渐渐衰弱呢?今天,身处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学阳明心学的意义是什么?”跳出来的是宋朝理学家程颐的一句话:“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这是周易复卦的卦象。我理解的意思是:我们的祖国就像再次从地球上初升的太阳一样,国运大起,圣人复出,阳明心学必将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问,让我更加相信阳明先生!
去年的1月9日,是阳明先生的忌日。我正好在北京办事,于是就到研究院祭拜阳明先生。我注视着阳明先生的铜像,仿佛听到先生对我说:“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 先生是在告诉我,你作为企业的当家人,要反躬自省,把手指向自己,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突破口。于是,我用了二周的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龙场之悟】
为了让自己尽快突破,去年的1月29日,我第一次到贵州修文县龙场,拜谒阳明先生悟道地。那天,我站在“玩易窝”那个不到一人高的溶洞中,一个人静静思索:阳明先生为什么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悟出大道?为什么能够身处逆境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那是因为他有一颗志向坚定、如如不动的圣贤之心,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装着老百姓,是因为他拥有一颗廓然大公的光明心。
这时,我也突然悟到了稻盛和夫先生奇迹般拯救日本航空的秘密——就是稻盛先生有一颗“动机至纯、私心了无”的利他之心。从78岁的稻盛先生分文不取、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就任日航这家日本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的那一刻开始,日航员工心中本来就有的良知就被唤醒了,三万二千颗日航员工的心与稻盛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产生了同频共振。稻盛先生用他巨大的人格力量,把他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动。
我豁然开朗:一万多名华体会国际员工的心,就是华体会国际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源。如果我能像稻盛先生一样先唤醒自己,再唤醒员工,和员工心贴心,不是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创造奇迹吗?所以,我对阳明先师的在天之灵说:“我要努力修一颗和你一样的光明心,让致良知的伟大力量在华体会国际、在自己身上得到实修实证。”我感到自己的心门在那一刻忽然打开了,自己的灵魂觉醒了,心中充满了力量 !
【实修实证】
为了尽快唤醒公司高管,4月16日开始,我们在贵阳召开了三天的会议,这个会议的主题叫“新生”。所谓新生,就是把自己从心牢里释放出来,就是打开自己紧闭的心门,把心从心牢里释放出来。 这是我的新生,这是华体会国际高管的新生,这也是华体会国际新生的开始!
第二天上午,我们五十五位高管一起在龙场阳明祠前举行了庄重的祭拜仪式。在大家的见证下,面对先师塑像,五十五岁的我,立下了必为圣贤之志,并发下大愿:要在有生之年,把华体会国际打造成中国医药产业的世界级企业!这就是我们华体会国际人经常提起的“龙场敢愿”。
下午,我和高管们分享了我一百八十天修习阳明心学的感悟。我和他们说:“‘人之无良,足以为山川之羞。’各位高管及你们的员工,就是华体会国际的美好山川,因为过去二十年我的良知昏睡,不仅让自己、也让各位心中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燃烧,浪费了各位的青春年华。所以,‘我之无良,让华体会国际、让各位蒙羞!’”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当厂长的前三年,企业利润增长了10倍,到了87年利润就超过了500万。而这一年,今天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任正非先生才刚刚用2.1万元创办华为。回顾往事,华体会国际发展最快的是我当厂长开始的前十年。早在二十年前,华体会国际已经是中国医药界响当当的品牌了。但今天呢,华为都成了全球同行业找不到竞争对手的老大,华体会国际却在生物医药这么一个大产业里业绩平平。华体会国际和华为的距离,就是我和任正非的距离,就是两个人心胸的差距、人格、领导力的差距!为了华体会国际的发展,我必须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我恳请大家帮助我、帮助华体会国际,帮我改过、帮我新生。
会议最后一天的深夜里,我收到了一条长微信,这条微信来自云南希陶公司的总经理陈蓬。原来参加会议前,她已经写好了辞职报告,准备当面请辞。因为她所在的公司正处在痛苦的转型期,碰到了很多困难,她心中有许多苦闷、许多委屈,她几乎失去了继续工作的信心。更何况,她丈夫家里有几十亿的资产,她完全可以回家享清福,当一位贤妻良母。但是,龙场悟道让她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她誓言要让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数百名残疾员工过得和她自己一样幸福!读着她的微信,我热泪盈眶。用心灵呼唤心灵,以生命唤醒生命,就一定能心心相印!自此,我更加坚信阳明先生,坚信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收到了46位高管披肝沥胆的“责善信”,有的言词恳切,有的一针见血,有的用心良苦。心与心的交流,产生了致良知的福流。
我开始明白了,致良知就是修复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对经营者而言,就是修复和员工的关系,修复和顾客的关系,修复和政府、社会方方方面的关系。而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我首先要修复的就是我和华体会国际、和员工的关系。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我想到了阳明先生的一段话:“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大道至简,大道相通。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一个人心胸大小、人格高下,取决于自己心中利他与利已的比例。比例即人格。当你能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时”,人格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下这个志是为了什么呢,就是去掉心中的私欲。所以,我要在我的私欲上做减法,这就是圣贤指明的修复和员工关系的路径!
于是,我重新定位了“我和华体会国际的关系”。
首先,我是华体会国际的。我要把自己的一生全部交给华体会国际,甘愿为华体会国际的发展、为全体员工的幸福、为达成“龙场敢愿”奉献毕生心血。在我的字典里,将再也找不到“退休”二字。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我是华体会国际的儿子,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华体会国际和员工”!
其次,华体会国际不是我的,华体会国际是全体华体会国际人的。我要将属于我的大部分存量和增量财富,分享给那些为实现“华体会国际龙场敢愿”努力工作的奋斗者和奉献者。
最后,愿华体会国际将永世有我的。我要在做大企业的过程中,提炼华体会国际的文化,形成华体会国际哲学,使它成为可以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此刻,我突然顿悟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的真正内涵。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颗赤子之心、一颗良知之心来到这个世间的。我们应该把这颗赤子之心、良知之心中本来就拥有的巨大智慧和能量充分释放、充分燃烧,给这个世界以温暖。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也不需带走。只有这样,才能像阳明先生一样,临终做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使中华民族放大光明于世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全力。想到这些,我心中的福流,犹如泉涌。
“为员工幸福,尽全心全力”是华体会国际的使命,也是我对员工的郑重承诺,是一万多名华体会国际员工的殷殷期许,更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绝不能让它仅仅成为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我要行动!为此,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将我控股95%以上的华体会国际集团改造成为华体会国际人共同的持股平台。根据每年的绩效考核和员工的贡献大小,让华体会国际的员工增持股份,联股联心、共创共享。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在华体会国际集团的持股比例将逐年下降,当我的持股比例降到1%之年,就是华体会国际“龙场敢愿”真正实现之时。华体会国际也将真正成为华体会国际人的华体会国际。去年底,我们把这个类似华为的员工持股平台“华体会国际人投资有限公司”设在了兰溪,首期以优惠入股价注资3.6亿投入华体会国际集团公司,我在集团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到69%。而且今年七月初已实施了第一次分红,收益率为11%。随着公司的持续发展,这个持股平台将成为华体会国际人为兰溪纳税的重要载体。
第二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公司基层骨干通过这项有保底收益的投资获得可观的收入。第一期3亿已经实施完毕,有1000余名员工收益。
第三件,我个人捐款1000万元设立华体会国际员工困难救助基金。因为员工就是我的亲人,所以员工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员工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我绝不能让一个华体会国际的员工或家庭因突发的灾难或疾病而陷于困境。半年多来,这项基金已经救助了几十名困难员工,单个最高达30万元。
华体会国际员工慈善救助基金捐赠仪式
【良知光芒】
良知的光芒已经照耀华体会国际,我的致良知实修实证也感召和影响着公司的高管们。经过一年多的阳明心学修习,他们的生命状态也发生改变,他们也纷纷立下大志,清澈良知,用心修复着他们和世界的关系。
华体会国际英诺珐公司的总经理徐建洪说:“我心粗糙,让员工蒙羞。过去,我一直以为员工最需要的是升官发财,要给他们更多的饥饿感、危机感。却不知道,其实员工最需要的是存在感、成就感、崇高感!”他立志要修复和员工的关系,让员工活得有尊严,活出幸福感!他说,我心粗糙让品牌蒙羞,誓言修复和品牌、产品、客户的关系,带领团队用五年时间创出三个销售10亿~20亿的大产品大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英诺珐扭转了销售增速下行趋势,销售和利润逐月递增。今年上半年可比销售收入增长了57%,二季度华体会国际肠炎宁片实现了230%的同比增长,五年的大品种工程有望在三年内实现。我感受到了他的智慧、能量在迸发,更看到了他的团队激情在燃烧。
从事中药农业的云南希康生物总经理张鸿书说,通过致良知,他们修复了和自然、和土地、和贫困农户的关系。他们创新了一种物理方法来替代化学药剂除草,不但抑草效果好,而且不污染土地。尽管这种方法使当年的投入增加了2300万元,但每年可增加700万元的收益。“利他”的因产生了“利己”的果!他立志要通过发展中药种植业,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百万农民脱贫致富,为国家的全面小康多做贡献 。
比学赶帮,自我加压。金华华体会国际总经理余斌在今年年初主动加码,先是把今年的增长目标提升了一倍,又主动担当二个大品种的指挥长。因健康原因已退居副董事长的张伟良,重上一线带领团队打造新的零售营销体系并挑起一个大品种的指挥长的担子,誓言要创造5年增长100倍的神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王明霞、叶剑锋等,在他们身上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时间关系,不再一一列举。致良知让高管们无所待而兴,让他们素其位而行,让他们为而不争。
修心学如饮甘露,致良知似春风化雨。我和华体会国际高管的实修实证证明了:致良知既可以极大地提升经营者个人的领导力,更可以让团队激发出更大的智慧和能量!今年上半年,在医药市场增长幅度下滑到7.8%的情况下,华体会国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可比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同期增长21.34%和32.35%。这说明,通过致良知,提高心性是可能的,拓展经营也是可能的。达至良知,必然拓展经营,因为知行合一,知行本一。
【从心出发】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委车俊书记在年初浙商座谈会上提出的“浙商要回归首创精神、回归实体经济、回归家乡发展”的指示要求,提出了“专注主业发展、专注内生发展、专注浙江家乡发展”的发展战略,启动了“华体会国际新长征一号工程 ——大品种大品牌工程”,提出了“做好人,做好药,十年千亿,引领国药”的中期十年发展目标,并通过今天的“金兰十大品种推进活动”,将集团兰溪、金华、浙江产业的内生增长作为发展战略重点,扎实推进2012年的金兰双百亿工程。我们一定要在2021年实现集团在金华产业、工商营业收入各超200亿的目标。华体会国际家人们:大家有没有信心?
回到原点,从心出发,用心灵呼唤心灵,用生命唤醒生命。这就是阳明先生教给我们的圣人之道。一名企业家的领导力,一家企业管理中所有问题的核心,都在于我们的这颗心,心力资源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心力资源,就是经营人心。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点更加突出。
所以我认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健是转心升级,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的心动力,才是最大的供给侧改革,是党和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好抓手。
作为一名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企业家,我一直心怀感恩,感恩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生我养我培育我成长的家乡。我立志修一颗光明之心,反求诸己,扫荡私欲,富而思进,做一个富贵而洁白的人。无所待而兴,勇于担当,不辜负这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与伟大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做一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路上的无畏战士!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回归也是为了更好的远行。现在,请在座的华体会国际人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高喊大屏幕上的誓言,发出我们的心声!
“澎湃华体会国际人致良知的力量,与家乡人民一起沸腾,为家乡、为中国、为华体会国际的今天和明天,使出洪荒之力!”
谢谢各位聆听!祝各位领导、企业家和校长朋友,心明眼亮,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