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婺商总会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实体经济发展座谈会在横店召开,金华市委书记陈龙、金华市委副书记尹学群、金华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锦朝、金华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陶诚华等领导参加会议。华体会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季强等婺商代表出席会议。以下为讲话全文。
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婺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下面结合我经营企业几十年的经历,谈三点认识,提一点建议。
一、三点认识
1、感恩改革开放伟大时代,感恩家乡、热爱家乡、回报家乡。
华体会国际集团的前身是兰溪城关养蜂场变身的街道小药厂,我是东阳人,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这个厂当技术员,1985年2月组织任命我当厂长,迄今有34个年头了。可以说,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浙江金华兰溪的改革开放小环境,不可能起用一个不到24岁、大学毕业才二年半的年轻人当厂长,也就不可能有我和华体会国际的共同成长。
所以,作为一名婺商,我深深深深感恩这个伟大时代,深深深深感恩和热爱生我养我培养我成长的这片土地。去年七月,华体会国际集团在兰溪举行了“回归原点,重新出发”主题活动,决心扎根婺州大地,加快华体会国际在金华市区、兰溪、东阳、磐安的发展力度,当好金华千亿医药健康产业的领头雁。今年1-4月,集团的营收增长了51.2%,纳税6.1亿,在金华企业纳税2.1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6%。
2、坚守实业、专注制药。
华体会国际一直以来坚守实业,但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也犯过一些错误,一度对制药主业的专注度不够,导致增长不快,公司在全国医药行业的地位下降。但与此同时,国内制药行业仍然高度分散,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中国制药企业进入世界50强(药品工业营收达到150亿元),没有一个产品进入世界前100名。面对这样的排名,我这个从业三十多年的制药人深感不安和耻辱。
为了谋求企业做大之道,2016年5月我去深圳“华为训练营”学习三天。任正非1987年用2.1万元创办华为,2015年时已经是世界通信设备产业的翘楚(以629亿美元进入世界500强129位);而1987年已经实现利润500万元(是84年的10倍)的华体会国际,到15年所有产业拼凑起来也只有一百多亿元,勉强进入中国民企500强。
我反省:华体会国际和华为的距离,就是我和任正非的距离,是两个人心的差距,是两个人格局和境界的差距。任正非将公司取名“华为”,是表达自己办企业的目的是要为中华崛起奋发有为,他以“为而不争、无我利他”的心设计出了独特的股权制度,有近一半(8.5万)华为人拥公司股份,而他个人持有华为的股份到了2015年已经降到1.4%。同时,华为三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一个产业,“几百人时对准一个城门进攻,16万人了还是对准一个城门进攻”。我对我的高管们说:2015年的华体会国际差不多相当于17年(1998)前的华为,而我比任正非刚好小17岁,只要我学成一颗任正非一样的心,放下小我,大家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药,17年后,华体会国际也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药界的华为。
于是,我决定把我控股95%的集团公司作为员工共建共创共享的持股平台,在兰溪设立“华体会国际人投资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向集团公司增资,16年底第一次增资以后,我的持股比降至了68%,以后逐年授权增资,我的持股比例逐年下降,17年后我在集团的持股比例会降至2%以下。
同时决定,将上市公司华体会国际(兰溪注册)的产业定位从医药大健康产业调整为“专注制药专业制药”,剥离了保健品、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提出了“好人好药,十年千亿”的中期目标,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创设管理扁平化组织体系——华体会国际动车组范式,实施华体会国际大品牌大品种工程,实行指挥长负责制,目标是要五年打造10个销量超过10亿到25亿的大品种打品牌,带出一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华体会国际经营者梦之队。
自去年二季度新的体制机制启动以来,连续四个季度,公司制药工业收入季环比复合增长超过10%,2017年公司制药工业收入增长31%,在全国中药20强中增速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到67.3%,是行业平均增速的5倍,在上市公司制药工业收入30强中增速为第一。因此,继续走专业专注的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成为新时代中国中药工业成长的标兵,五年后登上中国中药工业第一之位。
3、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进自己的心里,就会发现产业前景无限广阔。
这些年,虚拟经济、互联网、新零售把很多搞实业的企业家搅得无心做实业、无心关注自己的真正用户、无心专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升级。做传统产业做实业不赚钱、没前途似乎成了共识。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看看自己所在行业,今天和10年前的市场在量和质方面的变巨大化,再展望一下后十年,我忽然明白了党中央领导人2012年10月15日对记者讲话时让我印象最深的那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正是我们企业家的奋斗目标吗?
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关健要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这就要求企业家牢记:商业的本质就是洞察人性,就是持续为用户创造更多更好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以企业家敏锐的目光去洞见市场需求变化,发现新市场,创造新产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
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就在企业家的心中。能不能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像党中央领导人那样“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为民族复兴做实业作为自己的使命,像横店集团创始人徐老(徐文荣)那样,把富一方百姓作为自己的使命。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心中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坚定不移坚守实业、专注主业,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简单介绍两个案例:
1、华体会国际旗下有50多年历史的小氮肥企业兰溪丰登化工公司,最近十几年来通过持续不懈的科技创新,凤凰涅磐,成为国家环保高科技集团(收购绍兴化工、正在洽购宁波一小氮肥厂)。在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以为浙江5000亿的医药精细化工产业提供危险固液废弃物处理服务。
2、一个十多年来一直销售徘徊在千万级销售额的感冒药复方鱼腥草合剂(“金笛”),经过品牌技术创新于去年4季度重新上市,今年就将超过经营二十五年的感冒大品牌快克,今年市场规模会超过10亿元。
二、一点建议:重新定义婺商回归。
学习领会2017年1月25日车俊书记在浙商座谈会讲会中对浙商回归全新解读。车书记说:浙商回归首先是浙商精神的回归,就是要要回归初创时期的“四千四万”精神,那种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我们在座的各位婺商可以扪心自问:“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今天我们还剩下多少?如果坚持这种精神,我们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第二层是浙商要回归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浙商的根本,是浙江的根基。第三才是省外国外浙商的项目、人才、资金回归,回报家乡。这一点也很重要。
根据我对车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我建议:
一是市委市政府要把激发、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作为推动金华实体发展、推动金华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建议婺商总会,把激发弘扬保护总结婺商精神作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婺商企业家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代人的必将成就,我们要追随领?,忠诚于祖国和人民,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融入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我认为,和中央大政方针、和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才是我们婺商最大的商道,这应该成为婺商精神的根本遵循。
二是我们婺商要坚守实业,专注主业,不断做强做大企业。也恳切希望党和政府制定出实实在在、落地有声的政策,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共同掀起金华实体经济发展新高潮,让金华市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